观察者模式包含两个对象,一个是观察者,一个是被观察者。一般而言,观察者可以有多个,被观察者只有1个。当被观察者有任何的状态变化时,会通知到所有的观察者,观察者根...
适配器模式也是在开发一些业务框架时经常会使用到的模式。 1. STL 的适配器 其实该模式在我们使用 STL 标准模板库时也经常碰到过。比如,not1、not2...
模板方法模式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非常简单,应用也较为广泛的设计模式。其基本的思想和意图是,预先定义好一些算法框架,并把算法的具体实现延迟到子类。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...
HMM 和 CRF 的概念理解不那么简单,文章简单梳理下两者的区别和原理。 1. HMM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训练参数有:初始状态概率矩阵、转移概率矩阵、发射概率矩...
二叉树遍历算法主要包括递归遍历方式、非递归遍历方式。而每一种方式又分为先序遍历、中序遍历、后序遍历。如果你的二叉树是二叉排序树,希望遍历出来的结果是有序的,那么...
命令模式用于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,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;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,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。 简单来讲,命令模式可以将不同的请...
图的遍历和树的遍历类似,从图中某一顶点出发访问遍图中其余顶点,且使每一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,这一过程叫做图的遍历。 由于图中的任何顶点都可能和其余所有的顶点相邻接...
Floyd 算法(Floyd-Warshall algorithm)又称为弗洛伊德算法、插点法,用于在给定的加权图中计算两个顶点间的最短路径的一种算法,可以正确...
迪杰斯特拉算法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于1959 年提出的,它用于解决的是有向图中最短路径问题。Dijkstra 算法能够计算出给定起【起始顶点】到【其他...
20世纪50年代初,美国数学家贝尔曼(R.Bellman)等人在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的优化问题时,提出了著名的最优化原理,从而创立了动态规划。 在现实生活中,有类...
霍夫曼编码(英语:Huffman Coding),又译为哈夫曼编码、赫夫曼编码,是一种用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熵编码(权编码)算法。由大卫·霍夫曼在1952年发明。熵...
平衡二叉树(Balanced Binary Tree)是二叉查找树的一个进化体,也是第一个引入平衡概念的二叉树。1962年,G.M. Adelson-Velsk...